一、茶的起源
茶为中国南方的嘉木,属于山茶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其叶可用来泡水喝具有醒神提脑、护肤美容、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三皇五帝时曾有尊龙凯时以茶解毒的故事。对于茶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巴蜀,这也是现在通行的说法。孙楚的《出歌》记载:“姜桂茶荈出巴蜀。”顾炎武《日知录》也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但有人做了更细致的研究认为“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鄂西,但茶的饮用和由饮用到栽培以至加工、交换最后发展成业,则是巴人在迁徙到巴地以后的事情。”[1]还有的学者认为茶应起源于云南等的说法,应属个人之见,在此不提。
二、茶文化
“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2]“茶文化反映了与茶相关的生产劳动、艺术创造,观念意识和习俗方式;由茶‘物质’和茶‘精神’两个方面构成。”[3]简单的说,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有关于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唐代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对于唐代的茶文化,本人用“繁荣”二字来概括,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唐代茶文化“繁荣”的原因、表现、影响。